微信扫一扫
2020年第51周(12月14日-12月20日),进入下半月,重点城市的拍地节奏明显加快,包括上海、武汉、福州、昆明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均有数宗土地集中出让,本周成交总建面也因此环比大涨62%,并突破2000万平方米。不过,地价并未明显上涨,溢价率指标环比更是呈现下降趋势,土地市场竞拍热度较上周有所回落。
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针对明年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提出了意见。在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会议还提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土地供应上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用地住房供应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进“租购同权”制度的发展。
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本周土地挂牌量较上周进一步走低,总供应建面达59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6%,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70%。各能级城市中,除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的挂牌量均较上周大幅缩减。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本周共计有90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应,分别来自上海和广州,其中上海推出了8宗,仍均为保障房用地,广州挂出2宗地,分别位于白云区和黄埔区,其中黄埔区地块为旧改宅地,起拍楼板价约为15899元/平方米。二线城市中,仅有杭州的挂牌量超过了50万平方米,共推出8宗住宅用地,有4宗位于主城区,将于明年1月中旬集中开拍。重点监测的三四线城市本周推地量也比较少,仅有温州超过了50万平方米,其余城市的挂牌量都不高。
成交方面。进入下半月,重点城市拍地明显加速。本周重点城市的成交总建筑面积为2315万平方米,较上周大涨62%,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有16%的降幅;金额方面,本周重点城市的成交总金额为1241亿元,环比大涨66%;价格方面,受一二线城市集中拍地影响,本周重点城市平均地价较上周微涨3%,环比涨至5364元/平方米,和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各能级城市的成交量也均表现为环比上涨。一线城市本周共成交9宗地,上海4宗、深圳3宗、北京和广州各1宗,其中上海成交4宗地分别位于虹口、松江、崇明和普陀,除虹口商办地外,其余三宗宅地均溢价成交,由金地、金茂和大华分别竞得;深圳也成交了3宗含宅用地,分别位于福田、龙岗和深汕合作区,其中龙岗坂田地块受到了多家开发商的激烈争夺,最终由联发以最高限价及竞配建人才住房3.71万平方米竞得;北京出让宅地同样竞争激烈,该地块位于朝阳东坝板块,重新挂牌后土地性质更加纯粹,起拍价也随之上涨,最终由首开、金地、旭辉三家房企联合竞得;广州则底价成交了一宗位于南沙区的人才住房用地。二线城市中,中西部城市是成交主力,其中昆明的成交量高达319万平方米,共出让了28宗地,中交、中海、龙光、龙湖等多家房企均有布局。三四线城市中,徐州、无锡的成交量相对较大,其余城市的活跃度不高。
成交溢价方面。本周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1.7%,较上周下滑了2.5个百分点。溢价率的下滑主要是受二线城市成交溢价率明显下跌所致,二线城市的成交溢价率仅有9%,较上周“腰斩”。不过,一线城市的成交溢价率却受深圳、上海多宗地溢价成交的带动触底回升,上涨至12%,三四线城市的成交溢价率较上周也微有上涨。
土地流拍方面。临近年末,大量土地入市出让,因此土地流拍现象仍较为频发。以重点监测的城市来看,本周土地流拍幅数较上周有所上涨,流拍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从流拍地块所在城市来看,本周流拍土地多位于中西部城市下辖县市,如昆明、长沙、西安等偏远郊县均有地块因无人竞价遭遇流拍。
为完成年度供应计划,热点城市在年末开启了大规模拍地的模式,如上海、北京、武汉、宁波等多个城市在本周均有多宗土地出让。在本周成交总价TOP5地块中,摘得本周成交榜榜首的是位于上海松江新城的一宗纯宅地,该地块吸引了3家房企竞拍,最终有金地以62.3亿元的总价竞得,溢价率15%;门槛地块来自核心城区许久未有优质宅地出让的宁波,出让地块位于海曙区,区位十分优越,吸引了13家房企竞拍,最终由建发以31.89亿元竞得,溢价率17%。
单价榜TOP5地块则全被北上深所瓜分。其中,上海共有3宗地入榜,成交单价最高的地块是位于内中环的普陀商住办地块,楼板价为47434元/平方米。北京入榜地块位于朝阳区东坝板块,吸引了5家房企、联合体参拍,成交楼板价为47008元/平方米。深圳也有1宗地入榜,该宗地也是深圳2020年出让的最后一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最终突破最高限价成交,楼板价为27229元/平方米。
重要提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余房地产网,欢迎转载。但应注明“来源:新余房地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3、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