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新年伊始,资本市场股债齐发力,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伴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信号持续释放,上市房企的风险出清逐步转入新阶段,为后续复苏不断积聚动力。
政策同频共振 房企业绩预计向好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本次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支持房企融资方面持续发力。
以深市为例,股权融资方面,2023年2家深市房企完成再融资,1家公司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行业融资趋势回暖。根据克尔瑞地产研究数据,2024年1月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414.54亿元,环比增加25.5%,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3.33%,环比降低0.36个基点(pct),同比降低0.78个基点。
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信号不断释放,上市房企基本面持续改善。
1月份,深市上市房企集中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部分房企业绩预计向好。
披露业绩预告的深市上市房企中,15家公司预计盈利,预计累计实现净利润最高合计45.83亿元,其中5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增长,津滨发展预计盈利5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超90%,沙河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4.6亿元至5.5亿元,同比增长超85%。
4家公司预计扭亏为盈,其中荣盛发展在“保交楼”政策支持下,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度盈利4亿元至6亿元,同比增长约102%,*ST新联因公司2023年完成破产重整,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度盈利3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约109%。
此外,9家公司预计亏损大幅收窄,其中金科股份预计减亏136亿元以上,中南建设预计减亏42亿元以上,华侨城A预计减亏37亿元以上。
政策“春风”持续 推动行业信心修复
今年以来,关于房地产政策的“春风”持续,引导房地产行业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1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月24日,人民银行办公厅、金融监管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细化了商业银行经营性物业贷款业务管理口径、期限、额度、用途等要求,明确2024年底前,对规范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基础上,除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与物业本身相关的经营性资金需求、置换建设购置物业形成的贷款和股东借款等外,还可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集团控股公司(含并表子公司)存量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
同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房地产企业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相比过去仅能用于项目本身的资金用途,本次政策调整可让企业腾挪资金偿还公开市场债券,这对于未违约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将是一个极大的增强;此外,经营性物业贷款额度原则上不得超过承贷物业评估价值的70%,优质资产评估价值带来的融资空间也可进一步释放。
1月末广州、苏州、上海等城市相继松绑限购。1月27日,广州发布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自有住房租赁或挂牌出售的不纳入家庭总套数,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转让对象。一线城市进一步“松绑”的背后,实际也代表着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基本实现“房住不炒”,改善型住宅回归市场化迈出了一大步。
2月5日,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消息,各地加快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商业银行推送,满足房地产项目和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1月以来,随着监管层对房地产支持力度的强化,地方政府也纷纷积极配合,如针对供给端项目融资的“白名单”迅速落地,另一方面加大需求端政策支持力度。此外,2月1日央行也公告再度投放PSL1500亿元,预计将为“三大工程”再添助力。期待自上而下的一揽子政策能够推动行业信心修复。
自定义html广告位